來北海旅游 不止有銀灘,百年老街、外沙島讓人流連忘返
北海,是我國最早的對外開放旅游城市和1984年國務院確定的進一步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。作為生活在距離北海市不足300公里茂名人,或辦事,或旅游,我多次到過北海,以“灘長平、沙細白、水溫凈、浪柔軟、無鯊魚”為特點北海銀灘,被譽為“中國第一灘”,常年游人如鯽,也是我每次去北海的必到之地。
原以為,我對北海是熟悉的。因為妻子和女兒、女婿、外孫他們都沒去過,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我自告奮勇當向?qū),帶他們一起游北海。在北海銀灘,他們玩沙、逐浪、拍照,觀看人生百態(tài),覺得別有風情。末了, 女兒問我,有無能體現(xiàn)當?shù)貧v史文化的地方可去看一看,我卻啞然了——并不清楚。于是,他們啟動手機搜索一會兒后,自行當起了導游,我靠邊站成了普通游客。
從北海銀灘出來,大約20分鐘的車程,我們到了一個叫外沙島的地方。這個長條形的小沙島,本是以"舟楫為家,捕魚為業(yè)"的水上人家"疍家"的聚居地, 經(jīng)由世界著名的規(guī)劃設計高手貝爾高林香港公司擔綱設計,現(xiàn)在一處處體現(xiàn)南亞和歐式風格的建筑群有令人置身域外之感。
我們趕到外沙島時,剛好是傍晚落日時分,夕陽西下,大海上落日熔金,漁舟唱晚,一派美不勝收的景象,一條長長的伸向大海的觀光棧橋,滿是來自各地觀光賞景的人群。據(jù)說,外沙島現(xiàn)已經(jīng)被開發(fā)成為廣西最大的海鮮集散地和著名的海鮮餐飲區(qū)。
在外沙橋頭不遠處的珠海路,便是北海有名的有近二百年歷史的老街,因北海曾有英、法、德等國的領事館,街中建筑大多既有中式騎樓特點,也有西方卷柱式風格,中西合璧,別具一格,還可看見完全西式的基督教禮拜堂。老街內(nèi)店鋪林立,經(jīng)營的大宗商品除當?shù)氐暮.a(chǎn)品、珍珠制品外,東盟各國的特產(chǎn)也占很大的比重,還有英、法、俄羅斯等國商品,可謂琳瑯滿目,應有盡有。深夜了,老街依然人頭涌動,熙熙攘攘,多家經(jīng)營特色小吃的“蝦餅”店前還排著長龍,客人多得讓他們應接不暇。我親眼目睹曾上榜“舌尖上的中國”的“李姨蝦仁餅店”,不到夜里十點就賣斷了貨,門前有許多慕名而來的人在那里流連不舍。
這次再游北海,它讓我知道,北海,不止有銀灘,外沙島、老街也值得我們?nèi)タ纯矗易屛蚁氲奖焙?赡苓有更多的精彩沒被我們發(fā)現(xiàn)。人生難免有一葉障目的時候,不囿于成見,不故步自封,勇于探索,外面的世界或風光無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