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會安獨享安寧與燦爛(圖)
6月2日清晨五點,他還在酣睡,獨自出門,想去看看我心中的那片寧靜。
這一時刻的會安是真正的會安,一是有獨有的晨光,二是沒有外面過客的打擾。
一個人在小鎮(zhèn)瞎逛,看看老房子,看看漁船,獨自坐在河邊,清靜一會兒,很難得。
有些安寧一個人的時候特別享受。
在這里,不僅有濃郁的中華元素,更重要是還有我喜歡這里的節(jié)奏和氛圍,一種按自己的想法在生活的方式,平靜篤定,不為外部的世俗和繁亂所改變。這種日子不是誰都能去享有,更不是誰都愿意去過這樣世外桃源般的生活。
但能停留片刻也會有感受,只是我還是無法擺脫局外人的這種感覺,看著到處的中國漢字,總有一種難于言明的復雜。
1999年,會安古城被聯(lián)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(UNESCO)宣佈為世界遺產(chǎn),而且是一座保存得最好的經(jīng)歷由15世紀到19世紀東南亞經(jīng)貿(mào)城市之典範。會安的建築物也顯示出有本地及外國的融合風格型式。
我駕馭不了文字,也不會寫旅游攻略那類東西,記不住我的坐標,我的時間,等等零零碎碎的東西,我只是把我看到的東西與朋友分享,這是不一樣的越南。
如果是旅行團會安是半日或一日游,上午太陽高照了才進去,下午等不及晚霞就離開了。都是烈日當空,匆匆拍幾張到此一游,或買幾只燈籠,品不出會安的韻味。
花和咖啡廳是會安最常見的了,很有小資調(diào)調(diào)呢。
維基百科》----16世紀、17世紀時,這座占城人位於秋盆河(Thu Bon river)河口的港口城市即為當時重要的經(jīng)貿(mào)中心,其時從中國不同省份來的華人,與日本人、荷蘭人、及印度人等都定居在此。在同中國經(jīng)貿(mào)往來之際、與法國殖民統(tǒng)治之時期,會安是被稱呼為 海埔(Hai Pho)(海邊城鎮(zhèn))。最初海埔是一座分割的城鎮(zhèn),因為跨過「日本橋」(來遠橋)的河對岸經(jīng)常都是日本人落戶的地方。這座橋(Chùa c?u)是由日本人所建造,且以獨特式的廊橋結構而聞名,緊臨橋邊也蓋了一座佛塔。而中國人則建造了「明鄉(xiāng)佛寺」(會安博物館)!该鬣l(xiāng)」之稱來自於會安滯留諸多不願歸順清朝的明將遺臣,故阮氏王朝為此賜封此地為「明鄉(xiāng)」,意為「宛如明朝之故鄉(xiāng)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