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海降溫“火鍋”菜熱了
北海早幾天還是一片艷陽天,近兩天突然降溫,今天甚至溫度最低9度。天冷了,不知道菜市場的菜是不是也貴了?今天下午,我去逛了一回南珠市場。
市場的肉蔬保障充足,只是這次變天,市場的攤販有人歡喜有人憂。歡喜的人是一些平時被冷落的“打火鍋”的蔬菜突然熱賣,并且價格一路走高;憂的是那些平時熱賣的紅蘿卜、瓜類菜品,隨著氣溫下降,銷量也在下降。
價格走高、銷量一路走俏的要數(shù)菌類食品。攤主何姨說,早幾天香菇、雞菇賣7.5元/斤都少有人問津,平時一天最多賣10斤。今天一反常態(tài),僅她的一個小攤子就賣了60多斤,而且價格也升到了9元/斤,比平時貴了1.5元。
同樣漲價、市場需求劇增的還有西洋菜、菠菜、菜心和生菜,這類適用于火鍋配菜的蔬菜,分別漲價0.5元或1元不等。
當(dāng)天的蘿卜沒有漲價,仍然保持早幾天的1.5元/斤,漲的是銷量,比較過去幾天,銷量增加了好幾倍。
另一蔬菜攤主陳姨介紹,早幾天熱銷的青瓜、紅蘿卜和西紅柿,雖然價格持平,但是這些“硬頭貨”的銷量明顯大量降低。
蔬菜價格是否繼續(xù)走高?一位攤主分析,如果天氣持續(xù)低溫,蔬菜后續(xù)無法正常供應(yīng),價格可能會出現(xiàn)波動。“到時都系貴摞(音)貴賣”。
降溫也給禽類食品帶來市場。光鴨的價格同樣持平,保持在平時的地鴨7.5元/斤、真西洋10元/斤,但是銷量卻較過去的翻了不止一倍。
攤主陳姨的解釋是“天熱食粥的多,現(xiàn)在天冷,大家都食飯了”。
海鮮遭遇降溫影響。一位擺賣海魚“六角頭”的阿姨說,大半天了,才賣不到10斤魚。雜魚不好賣,海螺也不好賣。
這位阿姨轉(zhuǎn)而指了指隔壁的墨魚攤說,她的墨魚好賣,用來“打火鍋”的,早上賣16元、下午賣15元/斤,一天就賣了100多斤。
冬天吃羊肉火鍋,是一部分人的選擇。當(dāng)天市場的新鮮羊肉賣價20元/斤,比較平時的18元,貴了2元/斤。
賣羊肉的一位小伙子說:“晚上回家看看天氣預(yù)報(bào),天氣還繼續(xù)冷的話,明天再多拿一些來賣”。